[2011-6-1 8:16:48] |
作为多元平台化的鼻祖,迪士尼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娱乐产业帝国,其成功经验令人艳羡。 1923年成立的迪士尼直到1955年才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一家主题公园,随后通过出售并购,最终实现了囊括影视娱乐、媒体网络、主题公园、消费产品和互动媒体的五大产品。 无疑,企业做大后走平台化之路是正确的,但平台化之路未必好走。除了马云和周鸿祎,马化腾、陈天桥和李彦宏都已有了舔舐伤口的痛苦经历。 腾讯、盛大、阿里巴巴和百度,它们最大的共性是都具有超高人气。但庞大的流量和人气并不是决定互联网竞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地诠释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长短优劣,他终将在职场撞上南墙。一家公司不清楚自己的长短优劣,它也终将在发展中吃尽苦头。 基因冲突 有人说,马化腾在产品多元化上遇到的挫折比他所收获的要大。 2002年,腾讯始决定上马网络游戏,当时马化腾带着团队去上海拜访陈天桥,到美国观摩E3游戏展会。他最后的决定是从韩国引进游戏来代理运营。后来,他签下了一个30万美元的《凯旋》,结果当时由于游戏自身原因和腾讯缺乏网络游戏运营经验,《凯旋》变成了“卡旋”,马化腾专门从公司外招来做《凯旋》的人也都全部离开了腾讯。 有了这次教训,马化腾抽调了最核心的技术骨干投入游戏研发,开发出一款休闲游戏《QQ堂》。《QQ堂》一开始也很不成功,半年后回炉再造才逐渐好转起来。不过这种休闲游戏并不能像盛大的《传奇》那样带来巨额收入,到2005年,腾讯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网游《QQ幻想》。由于《QQ幻想》产品设计得有些简单,很多人很快就全部过关,而且当时正值陈天桥、史玉柱推广免费游戏,走收费模式的《QQ幻想》没能跟上大势,成为了一款高开低走的作品。 腾讯在网络游戏市场所经历的诸多挫折证明了一个道理:庞大用户平台的推广只是腾讯多元化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却并非充分条件。而发生在Foxmail邮箱开发上的故事则表明:在多元化发展上绝招颇多的腾讯,也会遇到“基因冲突”这个大难题。 2005年3月,马化腾在收购张小龙的Foxmail邮箱团队时,所有人都认为腾讯做了一笔好买卖。当时腾讯急迫地需要一款邮箱产品来对抗MSN的Hotmail。 Foxmail是那个时候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张小龙更是国内出类拔萃的技术专家。当时谷歌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Gmail,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疯狂模仿,张小龙们也自然选择了这个方向。半年之后,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张小龙的团队用最顶尖的技术做出的是一款既笨重,而速度又超慢的产品,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小龙也没有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后花了近两年时间,做出的产品却让当时腾讯公司的高层很不满意。最后,马化腾不得不另起炉灶,自建QQ邮箱。 究其原因:张小龙的Foxmail邮箱团队是一种做软件的基因,而腾讯则是互联网基因,双方容易产生产品方向错位的冲突。 同样是基因冲撞,李彦宏也遇到了一次尴尬。 2011年3月31日,百度有啊在《有啊致卖家公告》中表示,“一个月后,有啊全部商品及店铺编辑、管理、发布和交易等相关操作功能将予以关闭。”同时,有啊提醒卖家密切关注并尽快处理进行中的交易及交易超时问题等内容。 易观国际对百度有啊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度有啊2010年第四季度注册账户数为74.5万,增长率为1%;活跃用户数为9万。这组数据远远低于淘宝今年1月对外宣布的数据——注册用户达3.7亿。 “百度过分轻视竞争对手的实力,放大自己的能力,这是导致百度多元化战略中,多次失败的重要原因。”互联网知名评论人士洪波认为,“其实,每个领域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管理和经营团队,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百度天然缺乏做电子商务的基因。”派带网总裁邢孔育分析道,“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电子商务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这并非百度擅长的领域。” 无疑,有啊商城的关闭,对百度的多元化扩张冲动带来了警示。过去几年,凭借搜索带来的巨大流量,百度不断进行多元化探索,但收效甚微。除百度有啊之外,百度新闻、即时通讯工具Hi等亦未见成功。 有舍才有得 有互联网专家在点评腾讯的平台化战略时说,一站式生活平台的愿景之下,什么东西都自己做,将会与整个互联网产生太大交集。这虽然看似一直没有错失产品机会,却封堵了一切有可能提升腾讯产品的机会,代价是很大的。往往最后的结果是别人没做成,你也不会做得太好。这种看似有效的遏制,其实也在杀死自己。 虽说这只是对马化腾的善意提醒,却对其他几大互联网公司有着同样的作用。因为追求垄断,贪大求全,陈天桥也在2004年遭遇了一次著名的失败。 自2004年决意向家庭娱乐战略转型后,盛大在内容、硬件和渠道等整个产业链上投入诸多精力,试图打通并推动其家庭娱乐战略。为此,陈天桥推出了一个叫EZStation的盒子。所以,盛大的家庭娱乐战略在当时又被称为“盒子计划”。 自称为“偏执狂”的陈天桥在数个场合对家庭娱乐战略作出如此判断:网络正伸向每个家庭,网络上有丰富的可以利用的内容;盛大有整合网络内容的财力和能力,而盒子就是陈天桥把网络内容搬到客厅的工具。 他的操作思路是:你买我的盒子,就必须用我的内容,这样就可成为这个行业的霸主。但盒子的内容伤及了广电总局的利益,后者不可能让盛大这样一家民营企业来挑战自己的监管权利。政策上的敏感从一开始就注定盛大的“盒子计划”不会成功。最终,“盒子计划”失败。因为得罪广电总局,盛大集团还被点名批评。 其实,陈天桥“盒子战略”的告负、马云阿里妈妈和李彦宏百度有啊商城的相继关闭,不仅意味着他们在扩张计划上的失败,也给那些认为借助流量即可开展多元化的扩张思路敲响警钟。 “百度多元化的路径是失败的。”洪波毫不客气地评论说。谢文对腾讯的平台化前景也表示悲观,他说:“如果腾讯一味扩充下去,随着平台上的服务越来越多,单个服务的效率会大幅降低。而且,如果腾讯只是针对现有的QQ用户群体开发应用,未来QQ用户的人口特性将被固定在年轻群体的娱乐需求上,随着网民年龄结构的变化,腾讯就最终会被边缘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找不到成功走完平台化之路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否一偿所愿,我们也是心中无数。但当我们审视美国时,我们看到的是:为了让用户找到自己,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每年要支付给搜索引擎平台谷歌巨额的广告费。为了更好地活下去,雅虎把搜索引擎业务交给了微软。苹果和谷歌只专注于开发操作系统,终端的制造全部交给了三星、高通和台湾的代工企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中国古人的这句至理名言,岂非对当今中国一些互联网大佬们的一种棒喝? |
文章来源:[IT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