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22 13:46:52] |
时下,中国电信业最火的是什么?3G,看看媒体的报道,专家的访谈和业内人士的评论,凡是和电信沾边的,都离不开3G。但笔者发现,在这之中,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用户的评论则是少而又少,所以笔者就以上述的身份说说自己对于中国3G的一些看法,归结起来就是几多几少。 终端多,应用少。如果是个普通的电信用户,至少通过媒体对于3G的爆炒,除了手机之外,还知道了G3上网本和所谓G3阅读器。至少从目前看,有关3G的设备是应有尽有了。这里先不说用户是否真的需要,就拿中移动预计要推的G3阅读器来说吧,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美国亚马逊热销的Kindle。但人家Kindle的成功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其包括了图书、报刊、杂志的资源、硬件本身的设计等,运营商只是其中的一环。那么由中移动牵头,据称有汉王合作的G3阅读器,硬件的设计和性能究竟会怎样?关键的是合法的大量的图书资源在哪里?我们的应用环境是否和美国一样成熟?这一系列的疑问,不知道牵头的中移动和汉王是否认真考虑了?如果仅仅是网上浏览和收发邮件这些功能的话,那么G3阅读器将名不副实。 除了不同的设备,就是在同一类设备中也是品牌繁多。例如在上网本中,仅中国移动就有将近17家的合作伙伴,还分了不同的合作和补贴级别。这个数量超过了上网本市场出货量最的欧美。因为在欧美,上网本也主要是通过与当地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而售出的,但论品牌的话,也就是那么有限的几家主流PC厂商,有的甚至也就一两家的上网本产品。笔者这里不解的是,难道中国真的有那么大的上网本市场吗?中国的用户真的有那么多用户日理万机,非要通过3G来移动上网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中移动给用户以终端更多的选择,但笔者认为,在一个用户并不充分了解的市场,更多的选择(包括针对不同级别合作伙伴补贴而导致的价格差异)很可能会导致用户没有选择或者是选择上的困惑。 笔者这里并不是说终端多了不好,但与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及应用相比,目前中国的3G终端确实显得有些过剩了,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应该分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引导和提供3G的应用上来。 套餐多,用户满意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套餐成了电信运营商营销的良好工具。在中国的3G推广过程中,这一营销策略照旧。例如在中移动G3上网本的资费中,就提供了不同的套餐,让人看的有些眼花缭乱。这还只是中移动一家,想来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会是这样的。不过令电信运营商失望的是,自费过高仍是用户使用3G最大的障碍。,新浪科技发布了日前发布的首份《全国网民3G调查报告》显示,有49.2%的网民表示影响其升级到3G的最大阻力依然是“上网资费太高”。而在与此相关的愿意为3G额外付出的资费的调查选项中,有近88.1%的网民可接受的3G额外付费的范围在20元—50元。看来在2G时代就一直为广大用户所诟病的资费问题,到了3G的时候仍未得到有效地改善。由此来看,在3G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套餐对自己是一种营销方式,甚至借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之名,但对于认为资费依然偏高的用户来说,无非是一种噱头而已。所以中国的3G要真的想普及的话,资费的合理性是个大问题。 标准多,得到实惠少。在3G时代,由于中国有了自主的TD标准,使得我们本已经采用的WCDMA和CDMA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又多了个标准,更关键的是,TD标准的市场化交由了中国电信运营商老大的中国移动来运营,这让中国的3G在某些场合和情况下成为了3G的代名词。新浪的《全国网民3G调查报告》中显示,有75.6%的网民表示了解这一中国自主标准,高于了解WCDMA和CDMA标准的网民。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与TD是中国自己的标准有关,其次是与中国移动有关,最后可能才是TD在性能上与WCDMA和CDMA优劣的比较中得知。也许正是前两点的因素让人们忽略了最后一点的重要性和最终在市场中的决定作用。过往的事实证明,口头和心里的支持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使用和成为事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市场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果说中国移动主推的TD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和代表了中国3G未来发展的话,那么日前,其在6亿元TD终端研发招标结果中诺基亚的缺席令笔者不解。为此,有业内人士称,在以TD为代表的3G时代已经不再需要诺基亚了,真的是这样吗?新浪的《全国网民3G调查报告》显示,手机3G服务以48.3%成为网民在运营商提供的3G服务中的首选,这意味着手机仍将是3G时代最重要的运用载体和工具,而这之中,智能手机更是重中之重。但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依然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应用优势。此外,新浪的《全国网民3G调查报告》中有关谁是最好的3G手机品牌的选项中,有35.6%的网民选择了诺基亚而高居榜首。看来,品牌和应用决定了中国的3G离不开诺基亚。其实就连美国AT&T这样的电信运营商,在有苹果这样的强大合作伙伴的独家支持,也不会轻视诺基亚的存在,相反,AT&T日前在谈及其智能手机战略成功时还特别强调了诺基亚E71x对于其智能手机战略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3G因为多了TD的标准,但没有了诺基亚,使得用户少了更重要的终端的选择。此外,按理说,采用中国自己的标准,中国的用户应该得到最大的实惠,但从资费看,采用TD标准的中移动与其他两家采用WCDMA和CDMA的电信运营商相比并未体现出什么特别的优势。从上述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3G标准多,但用户为此得到的实惠相比之下未必能够多多少。 媒体评测多,实际使用少。有关3G的性能和应用,相信更多的用户是用过媒体的评测得知的。看看媒体的报道,什么在地铁、行驶的汽车上,三环路上(使用环境)等。什么上网本、手机(载体和工具),什么3G卡等。但即使评测再多,也不能囊括主要的3G应用环境,况且每个人的应用体验是不同的,更有些不能忽略的是评测媒体的公正性及评测人的专业技能,从目前有的媒体就同一设备和标准的评测而得出相距甚远的结论可以断定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所以仅凭媒体的评测就断言3G的前景或者哪家的标准好还为时尚早,因为相比之下,真正用户实际使用的反馈还是寥寥无几,这还有待于今后的检验。 上面只是笔者对于目前中国3G几多几少矛盾现象的一些看法,如果这些所谓的矛盾真的存在的话,可以说明中国的3G之路与人们目前看到的繁荣景象还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说中国的3G普及之路还是充满了一定的障碍。这一点希望所有3G产业链的厂商都应该意识到才好。 |
文章来源:[孙永杰的BLOG] |